苏山到景德镇调研交流陶瓷艺术:探寻陶瓷艺术传承与创新的时代对话

发布时间:2025-05-16 10:30阅读次数:
学院空间讯    近日,湖北省学院空间艺术研究院院长苏山一行到江西景德镇,对景德镇凡溪艺术馆(景德镇宜可陶瓷有限公司)、宁钢艺术博物馆、景德镇湖田陶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画千艺陶瓷艺术交流中心、杨梅亭艺栈景德镇三宝店、景德镇市当代红色文化陶瓷研究院、景德镇陶瓷大学进行深度调研与学术交流。一级调研员、景德镇文联原党组书记熊小席,原秘书长陆景明,景德镇陶瓷大学博士生导师张敏琪教授、李丹博士,武汉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龚余辉教授,陶瓷工艺美术大师胡志强,杨梅亭艺栈胡淑珍董事长等陪同交流调研。

0.jpg
熊小席(左一)与苏山交流

1.jpg

2.jpg

3.jpg

4.jpg

此次行程以“传统工艺的当代转化”为主题,旨在探索陶瓷艺术在文化传承、教育创新及产业融合中的多维路径,同时为湖北省学院空间艺术研究院与景德镇陶瓷艺术界的跨区域合作奠定基础。

5.jpg

6.jpg

7.jpg

8.jpg

作为中国陶瓷艺术领域的标志性场馆,宁钢艺术博物馆集中展示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景德镇陶瓷大学原校长宁钢教授四十余年的艺术创作与学术研究成果。在宁钢教授夫人张敏琪教授陪同下,苏山系统参观了博物馆的四大主题展厅,从传统青花、粉彩的经典技法,到融合当代美学观念的釉彩实验作品,再到以“一带一路”为灵感的主题创作,他特别关注了《岁岁和合》系列作品,认为其以“残缺美”诠释的生命力与宁钢提出的“新意象陶瓷”理念,为艺术院校的创作教学提供了重要启示。

9.jpg

10.jpg

11.jpg

苏山院长对展品的文化深度与创新突破给予高度评价。

在龚余辉教授、胡淑珍董事长陪同下,苏山观看了凡溪艺术馆展品。他认为龚教授的陶瓷艺术是东方美学的物质载体,其作品既延续了景德镇“器以载道”的工艺哲学,又通过材料语言的重构与题材的国际化表达,为传统工艺注入了鲜明的时代精神。

12.jpg

13.jpg

在胡志强董事长等陪同下,苏山一行参观了景德镇湖田陶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该公司地处中国规模最大、延续烧造时间最长的湖田古瓷窑遗址腹地,前身为景德镇市湖田仿古瓷厂,主要生产大件艺术花瓶、大缸、陶瓷灯柱、仿古瓷、陈设瓷、办公用瓷、礼品瓷、高温色釉瓷、茶具及名人名作。是世人了解瓷都、关注景德镇的“窗口”与“门户”。

14.jpg

在座谈会上,大家围绕“艺术院校如何培养创新型工艺人才”展开深入探讨。苏山院长介绍了湖北省学院空间艺术研究院在跨学科艺术实践、数字技术赋能传统工艺等领域的探索,并提出“艺术教育需打破地域与媒介的边界,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生态”。龚教授则分享了景德镇陶瓷大学“产学研用”一体化的育人模式,强调“工匠精神的培育必须扎根于实践土壤”。

大家就未来合作达成初步共识:一方面,计划联合开展陶瓷艺术主题工作坊与巡回展览,推动湖北高校艺术学子深度参与景德镇创作实践;另一方面,拟共建“长江流域传统工艺创新研究中心”,聚焦非遗活化、材料科技研发等课题,助力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融合。

15-J.jpg

在陶大调研期间,苏山院长还特别考察了博物馆的公共教育板块。作为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各个艺术博物馆通过沉浸式陶艺体验、大师讲堂等形式,接待青少年参观者。对此,苏山院长提出:“艺术研究院应更主动介入城市美育体系建设,将陶瓷这类‘可触摸的文化’转化为大众美育资源,让艺术真正走入公共生活。”

22.jpg

23.jpg

此次调研不仅是一次学术思想的碰撞,更标志着湖北与景德镇两地艺术力量的联动。苏山院长表示,未来将以陶瓷艺术为纽带,推动湖北省学院空间艺术研究院在文化遗产创新、艺术赋能城市更新等领域展开更多实践,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化提供“学院智慧”。

24.jpg

25.jpg

26.jpg

27.jpg

上一篇: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来我院交流访问 共谋数字教育时代文化艺术发展新路径
下一篇:我院一行调研武夷山瑞泉岩茶博物馆